内评估一个演员的基准,先是看资历,所谓的资历就是电影、电视剧,其中,电视剧演员也有歧视链,偶像剧演员是最底层!
那我胡和超哥举例子,两人相差三岁,走的路却一点不同,这玩意跟资源有关系也跟作品有关,我胡,《仙剑》出道,偶像剧第一小生,有什么卵用?
偶像剧并不是主流影视圈,这么说吧,我胡生平第一次演配角的《四十九日祭》对他的提升意义都远超之前重复十年的偶像剧!
主流影视圈的编导们开始注意到他了。
这才有了《琅琊榜》、《猎场》…
当然,这几年,粉丝经济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影视圈,众多毫无演技的爱豆鲜肉们也纷纷杀入电影圈,单单依靠狂热脑残粉丝们的刷票和锁场,也能让许多粗制滥造的烂片,取得不错的票房,给投资者以充分回报。
利益驱使下,那些大导演的商业大制作也纷纷青睐于他们,甚至反而让那些实力派影帝和老戏骨,给这些一副从片头到片末都全程面瘫脸的鲜肉“脸员”们去作配…
只能说我胡生不逢时吧!
不过这样的局面很快会被打破!
随着大多数观众的正常化,鲜肉市场只会慢慢被真正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