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扒死人衣服到处逃窜蹭英国人船的形象。整个电影看不见真正在抵抗的法国人。
对了,有件事大家可能不知道,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英国指挥官也就是后来的缅甸军指挥官,在不通知中国军队的情况下突然逃跑到印度,还把后勤物资全部销毁,导致在前线抵抗日军的中国军队断了后勤,最后大批中国军人没有死于日本的子弹,死于后勤缺乏,这货果然是狗改不了吃屎。
当年张伯伦那届政府干的事情英国人都觉得丢脸,偏偏一帮中国人倒觉得逃跑有理,卖队友合法了。
自己被德国人天天炸的时候,盼星星盼月亮等来美帝的援助,德国人自己作死把绝大多数兵力投入到苏德战场,才有你英国的今天。
现在可好,苏联变成尸体了,大家都想踩两脚,斯大林格勒没人拍,莫斯科也没人拍,偏偏敦刻尔克就成了伟大胜利。
当然,诺兰导演很厉害,他在《敦刻尔克》尝试了新的拍摄方式和叙事手法,老实说,他这种咖位的大导演敢于这么用心的方式讲述故事,本身就值得鼓励了!
对很多熟悉诺兰电影风格的观众来说,《敦刻尔克》不是一次很好的观影体验,全片太视觉化了,抛弃了大量的文本和对白,加重了对调度和剪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