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到了完全没有希望的地步,否则他们会跟着伏泉一路走到底的。因此,对于那些世族豪强瞧不上眼的官职小的朝官职位,伏泉是有意在里面掺杂了不少实权的寒门进去。
当然,并非是伏泉不愿意重用寒门子弟,实在是寒门人才少,而精英人才更是稀缺,毕竟与世族豪强比,他们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实在是差了不少,无论是人才的数量,还是精英程度,世族豪强比寒门子弟不知道好了多少。
就算自本朝以来,提倡儒学气节,不止太学学风昌盛,便是各地私学也并起,但是那些私学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私学学子受限于自己的客观条件,真正能坚持下去成才的也不多,这也是寒门对比世族豪强一直势弱,所不可避免的原因。
对此,伏泉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除了尽可能的提高寒门官吏在中央和地方上的比例以外,在事武事上面,也多给这些人出头的机会,让寒门先成为朝野一股不小的势力再说。
这也是伏泉和贾诩商议官吏委任的重要话题,就算他有意拉拢那些想投靠的党人士人,但也不能什么人都收,如果都收世族豪强的人,天知道他后面一些必定会损害世族豪强利益的国策,会不会让这些人对他反扑。
来于后世,对于后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