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城东,中东门外十里,阳光灿烂,细风拂面,伏泉一身白袍正坐在案几上抚琴。
琴声中,悠扬里略显阴柔,没有颤人的杀气,倒是令人感觉不出,这是一个常年厮杀于战场,死在他所属军队手下有数十万人的将军。
四周,不少身着便衣的文武京官,也各自坐于包着青缘的蒲席上,细细聆听琴曲,偶尔有人拿起案几上的耳杯,悄悄自饮,或者翘首东方。
在他们旁边,被隔开了好一段距离,身着铁甲,杀气腾腾的护卫四周,将那些包括百姓和普通士人的非朝廷官员隔离。
这些人和伏泉等人在这里的目的一样,那就是等人,而他们在等的人,乃是朝廷新征召的三公之一的太尉,闻名天下的大儒蔡邕。
作为真实历史上汉末三国里,少数几个忠于王事,重情义、信义的厚道老好人,毫无疑问,虽然蔡邕一直没有身居高位,也没有门生故吏满天下,但是他的孝子品行和绝世才学,依旧令不少百姓和士人为之敬仰。
知道蔡邕今日受诏入京,无疑此番一发前来迎接他的人,明显很多,无论他们认识不认识蔡邕,也只为一睹蔡邕风采而已。
更何况蔡邕已为太尉,连伏泉这个朝野掌权者都来迎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