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眼,纷纷伸手请这个小姑娘坐下。
三人始终有些不能相信写出那番轰轰烈烈、激奋人心的诗词的作者会是女人,出言多有考验,锦初一一对应,一时之间,场面热烈异常。
文人墨客,辩口利舌,典故、史词滔滔不绝。
锦初辨的口干舌燥,好一会儿苦笑着,“三位先生,本人才疏学浅,以为是以茶会友,没想到却是入学考试,还请三位先生手下留情!”
相视一眼,三人默契的一笑,他们不是考人学识,而是考量小姑娘的胆识和志向。
眼前的小姑娘果然像是她诗词里所述,是个有大志向大胸怀的女子,对政府的腐败不作为和敌寇道貌岸然的侵略隐隐的不满和愤慨,倒是可以加以培养引导一番。
如她所言,国破家亡人人都该挺身而出,男女老少又如何?地位贵贱又如何?败兵之势下,一切不过是惘然虚幻。
锦初留了一篇新作的文章,是篇中篇小说,格式比较新颖,隐喻嘲讽的味道十足,三个中年男人看的一边爽快的捧腹大笑一边恼怒的啐口大骂。
要不说谁也不能得罪文人那张嘴,有时尖酸刻薄的能让人立刻羞愤的自尽。
见时间不早,锦初告了辞,等三人回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