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当然地就将郝俊当成了同等位置的合作伙伴,也难怪会一时产生这种心态。
实质上,郝俊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基本考量的,鼎天的扩张虽然称得上迅速,但那也只是相对而言,摊子铺的越大,也就意味着维系高质量的成本越高,他可以确信,国内安保事业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壮大,而鼎天在壮大过程中就不得不面对其他官方势力的阻挠和掣肘,尽管在沪城,名义上看起来鼎天背景深厚,这也是鼎天在沪城自由发展的原因,但其实到了真的比拼内功的时候,鼎天就会变得虚张声势起来,更遑论,在其他领域,沪城的各方势力都鞭长莫及的全国各地了。
郝俊实际上是在与时间赛跑,以空间的便利来换取紧迫的时间,是对他而言,十分有利的,他也并不在乎这一点点小小的利益,实际上赢得徐家的善意,远比这些此刻对鼎天而言都是虚妄的前景要更加实惠地多。
郝俊心中衡量的秤,只有他自己心里最为清晰,别人不知道。
郝俊知道,鼎天真正发展的,可以从容运转的市场,并不在国内,而是在国外地区,当然,这是一个相对久远的计划和命题,此刻不需要他去刻意地思量,因为它在国内的根基都不曾牢靠。
徐东强迟疑了,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