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诛杀的漏之鱼,可想而知飞鸿以后的处境有多糟糕!
魏国不杀孙膑,后来孙膑去齐几乎打得魏国亡国魏国不杀商鞅,后来商鞅投秦变法,反手间就把魏国打成孙子楚国不杀申公巫臣,后来巫臣投晋,遣人教吴国兵法,吴晋合力,后来灭掉了楚国!
而在这些才士们的论辩中还有两种比较新潮的用人之道让我也很感兴趣。
一个是葛忧民提出的用奸臣杀奸臣,大意就是治理天下要用聪明的奸臣去,这些人能刮地三尺,短时间内聚敛财富。
而当这些人天怒人怨的时候,当权者就可以诛杀奸臣,这样收了民心,奸臣的财富却入了国库,当权者再象征性地减免赋税既收了民心,又丰盈国库,何乐而不为?
只是我能明显感觉到葛忧民的想法被上到飞鸿皇帝下到考察官员的集体嫌弃,他还没讲完,就被奉天威催着下场。
不过成嘉,梅洛迪等人听得双眼放光,显然是很认同,毕竟玄冥帝国和白虎帝国都只信奉胜者为王,过程有多卑劣,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另一个让我和纪武陵都眼前一亮的用人之道却是南明司镜提出来的。
她阐述的是启用寒门之士。大意是士族生活优渥,不识民间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