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公司头一次这么慷慨。
“什么?短期内每月万颗,长期有望达到每月万颗的需求?”骊山研究所的头头们,感觉到仿佛是一座金子造的山砸了过来!
骊山研究所为之震动,虽然是国营军工研究单位,是少数不缺钱的单位。但不缺钱,仅是相对而言,仅是饿不死而已。若非是有芯片这款神器,打动了国内的高层,使得国家拨款万人民币,让其建成了一座每月微米工艺制程的半导体生产线。这座半导体芯片生产线,设备基本上是国产的,每月万颗芯片的产能,以国内对于计算机芯片的需求而言,已能满足整个国家大部分的计算机芯片的需求。
但是,林棋放出的话,瞬间让骊山研究所的学霸们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好!
在新创业电子的订单刺激之下,骊山研究所当然不算的寻找国内的上级部门支持,要钱要设备要人。最终,注册资本提升到亿元人民币的骊山半导体公司,横空出世了!
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半导体公司,跟发达国家的那些半导体公司巨头比,甚至还不如对方车间里面一台高精度的光刻机值钱。
但是能拿出亿元人民币,搞自主技术路线的工厂,在目前国内的财政收入状况而言,已算非常大的支持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