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否则的话,小功率的光刻机,即使精度上来了,也只能作为实验室中的设备,而不能投入工业化生产。
真正成熟的生产线一台光刻机每天可以加工500片晶圆,而每片晶圆保守估计可以切割成4颗cpu芯片。也就是说,成熟的生产线仅一套设备,日产能2000颗cpu,月产能至少可以达到6万颗cpu。
而一座大型的半导体工厂,不可能仅有一台晶圆加工生产线,而是拥有大量的晶圆加工生产车间。因此,一座大型的cpu工厂,月产能可以达到数百万颗。而且,行业巨头往往是在旧的工厂和生产线还在源源不断生产的时候,已经开始投入新工厂和生产线。
后世的英特尔公司的巅峰时期,就是刚刚投产一座大型芯片工厂很快就又马不停蹄投入下一座工艺更先进的工厂。而英特尔公司相对于其他半导体竞争对手,最大的优势恐怕就是规模优势。巨大的规模优势,带来了成本优势,与此同时,也使得英特尔拥有在不影响产能的同时,快速的改进生产工艺的优势。
尽管英特尔的工艺水平长期领先,但是,后来依然败给了arm阵营。因为,x86架构的芯片,无论怎么优化,都是复杂指令集,功耗和效率不可能优化到精简指令集那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