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到一般的《抗日大业》,都谈好了合作,难道说拍出来还不让我上映!”
虎门影视基地,一个三流的剧组导演刚刚停机,拍摄完新的手撕鬼子镜头,就是得到了这样的消息。
“导演,我们这个怕是搞不定,真正拿得出台面的,也就那么几个导演,我们这个……”编剧一脸忧愁的看着导演,心中很担心。
“没事,继续拍,我们和院线有合同,如果他们拒绝,那我们打官司!”导演一咬牙,继续开机。
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不得不说,他们看到了被新创业影视集团收购的邵氏院线的潜力,鼓足了劲头,正要来一个高产似母猪,就收到了这样的消息。
一时之间,消息传遍了内外,可谓是怨声载道,没有人看好林棋这一波操作。原因很简单,真正能出好作品的,也就是极少数的导演能出,而且一部好的作品,拍摄需要大量的时间,按照严格的标准,一年顶多有部作品,能达到新创业系的质量要求。院线不可能只为了这些电影服务,那样的话,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得关门歇业。
一部电影的热潮过去之后,需要更好的作品来接替,才能形成完美的循环链。
很多人觉得林棋有点飘了,有钱就以为可以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