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棋关注日本,主要是因为这个年代的日本,在经济和制造业方面,跟后世的终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同样80年代的日本,出口商品总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基本上,这个年代全世界到处都是无处不在的日本制造,汽车、家电、服装、化妆品、漫画、游戏等等。许多产业的零部件,也多是日本进口。就如,半导体产业,日本一度骄傲的表示,美国打赢海湾战争,脱离不了日本的帮助,很多美国的武器上使用的零部件,并不是美国本土采购,而是选择了更具备性价比的日本产品。
这也可以看出,这个年代日本已经度过了60~70年代年的主打价格战,以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的阶段。更多的高端制造产品中,日本已经具备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了,日本的产业并不齐全,仅是在少部分的零部件具备优势。脱离了美国爸爸之后,日本残缺的工业连供应本土所需的产品都不足,这也是美国拿捏日本的关键之处。转移了大量产能给日本之后,也刻意的造成日本的产业链不齐全,日本向全球出售很多的核心零部件之后,但却不能单独的制造任何一种复杂的工业品——这就是典心的殖民经济!
在大殖民时代,宗主国给殖民地规划的产业发展路线都是非常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