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勃的二儿子李世民的推动等等,似乎都将李渊的形象塑造成一个胆小怕事、完全被人推上皇位的样子。
但是李荩忱对此并不太相信,一来这其中有小说家戏言夹杂在其中,久而久之已经难辨真伪;二来将李渊的形象塑造的仁德厚重,起兵夺得天下也完全是被逼无奈,对于唐王朝以及后世众多以唐代李氏后裔自诩的大小朝廷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坏处。
至少李荩忱在这个时空之中经过自己的判断,发现历史还是有很多偏差和出入的,毕竟言简意赅的史家只是通过三言两语去塑造一个人,这自然而然就会导致这个人的形象极其刻板而单调。可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又怎么可能一生之中只有一种不变的性格呢?
比如李荩忱刚刚见到的李渊,又有谁能想到历史上就是这个看上去颇有几分英气的少年最后夺得了天下?而如果不是了解这一段历史,李荩忱是怎么都不会将这个少年和史书上塑造的宽仁厚重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时势造英雄,的确如此,有的时候时代浪潮的翻滚的确可以让一个人改变很多。
李荩忱不确信自己的后代会不会给李渊这个机会——他现在也还没有后代——但是他确信,至少在这里这里,只会让李渊作为一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