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子弟,也能够通过这次的机会一鸣惊人,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嘛,李荩忱就是要做那个赏识千里马的伯乐。
人才归心,是天下归心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只要能够把握住机会,就可以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而社会上的秩序实际上也离不开这些人才,把握住了这些人才的心,就等于把握住了社会各个阶层之间联络的脉络,通过这些人才自然就能把握整个社会。
因此什么都可以推后一些,以科举为选拔手段、书院和义学为教育手段的新式教育体系,李荩忱却从来不想推迟,甚至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进这种新式教育体系的落实,乃至于不惜一次又一次推翻他之前和世家之间的约定,更甚至双方直接刀兵相见。
可以说李荩忱为了推行这足够从根基上摧毁世家的科举制度下了狠心,还冒了很大风险,说是以大汉的国运来搏也并无差错——如果当时东南叛乱,李荩忱低估了东南士族的力量而失败的话,那大汉皇室将会再一次沦为世家的傀儡,甚至还有可能被取而代之。
因此李荩忱此时重新走回丹墀上,回首望去,如今这些世家的子弟和寒门的子弟一起奋笔疾书,让他有一种欣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