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我从村中过,见竹林成片,又见仁实用竹竿做那浇水的机关,心中便觉得这竹子当真是有用。”
韦仁实接过那张纸,低头念道:“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长吉这是借竹自比啊。”
“还请仁实品评。”李贺笑道。
韦仁实想了想,道:“此诗前四句摹竹之形状,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周遭环境的幽雅迷人。前二句一俯一仰,一是下写竹子入水之态,一是上写竹笋抽空之影;三、四句写笋径露华、霜根苔色,是以露、苔衬竹。后四句则笔法一转,却描写竹之功用,乃是以竹自喻,足见长吉胸中之抱负与未来之希望。”
李贺点了点头,昂首笑道:“不错,仁实果然懂我!竹子编织为席,可以承接香汗,斫裁成竿,可以钓来锦鳞。但这些还只是普普通通的用途,算不得奇特。最值得夸耀的是竹子曾被朝廷采用,所装饰的三梁冠可以为王侯所戴。我亦如竹,当为朝廷所用!”
他到底还是年少,心中满是希望,这首诗虽然仍旧有些不成熟,比之他后来作品,甚至可谓是略显呆滞。但在韦仁实看来,这首诗里面所蕴含的对未来的希望,却是最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