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着军队的军歌,能够激发起人心中的爱国情怀,和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唤起人们心中的力量和勇气。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还是有一些类似后世军歌的歌曲的,如乐府中的“鼓吹曲”,开始就是军乐,后来又扩大为朝廷的朝会、田猎、道路、游行之乐;“横吹曲”,原也是军乐,用为军旅马上之乐,后来还在赏赐有功边将时使用。这些军旅音乐,一般也都有歌词与之相配。有些歌词现代还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撰的《乐府诗集》中。
只不过,中国古代军歌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发展。
在歌曲的音乐形式上,没有出现过进行曲这种音乐形式;在歌曲的功能上,没有形成各种各样的歌曲品种;在歌曲的影响上,没有形成社会性认可。
而从根本上说,中国古代军歌普遍缺乏“发扬蹈厉之气”,也就是缺少“尚武”的精神 内核。于是缺乏鼓舞性,不能给人以昂扬向上的精神 振奋,也没有引人于无畏、勇猛境地的素质。
基本上说,中国古代军歌中类似于楚辞中《国殇》这样的歌曲是太少了。中国古代军歌中以写怨恨、忧伤之情为主,还有很多是以写战争的残酷为其创作基调。虽然,其中有很强烈的反战意识,和对战争的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