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劝谏道:“主公,穷寇莫追。曹操狡诈,虽然大败,但夏侯惇等曹氏亲族部队,还没有参加过战斗。如果追击过于深入,有可能中敌人的伏兵。”
白晓文笑着说道:“将军之忧,实属兵家之理。不过,我另外安排了后手,这次追袭万无一失。”
白晓文所说的后手,当然就是韩琼等众多武将,已经携带曹操兵符,诈取黎阳,是曹操南逃的第二条封锁线。
另外,根据白晓文的研究,曹操是一个韧性非常强的领袖。
三国演义,本身就是尊刘贬曹,对于曹操仅有的几次失败,自然是大书特书。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二五仔外交官,三国最强记忆的有力竞争者,就曾经概括过曹老板的失败案例,在曹操自吹“无敌于天下”的时候当面嘲讽:
“……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曹操失败过很多次,有时是小败,有时是大败。但他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总结教训,重新振作,和那些败一战就心灰意冷、退出天下霸权争夺的领袖完全不同。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曹操的地盘太大,人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