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反倒对一个现象比较感到好笑,那就是,哪怕在华夏自己的史书之中,也似乎有着双重标准,对自己人要求严格,百般挑剔,对外人格外的“宽容”,或许,这也是华夷之辨的一个具体表现吧。
历史的来看,虽然朝代之间偶尔会有些倒退的情况,但大致来说,华夏的国土始终都是在增长之中的。
但是,华夏的史书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现象,那就是,领土扩张无声无息,丢人失地哭爹喊娘,恨不得以头抢地。
华夏的地盘总是不知不觉之中都在增长,直到增长到极限为止,除了间或有些战争之外,看不到领土增长的迹象。
而在具体的征战之中,华夏投降到敌方阵营之中的汉奸,往往能得到浓墨重彩的记录和描写,永久的被刻在耻辱柱上,而夷狄方面投降过来的敌奸,则往往成了受到文明感化的明白人,从来没有被史书贬斥过的。
这就叫做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
对于夷狄的人,不作具体要求,对于自己人,道德要求就很高了。或许,这是为了打消夷狄的顾虑,促进民族融合?
不过,司马牧龙其实现在也差不多也是一样的处理办法,对于外来融合的新族群,尽可能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