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西晋时期,改名为万寿禅寺。等到唐朝,又恢复原名——鹿门寺,现保存有石鹿、龙头喷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
孟浩然同鹿门寺方丈处贞大师交往甚厚,平素一有闲暇,即来寺院,同处贞大师谈经论道,增长了不少佛学和哲学知识。同样,处贞大师也对孟浩然的文学造诣以及浩然正气所倾慕,沟通就更为融洽。由于孟浩然经常入寺,寺内的僧侣都对孟浩然非常熟悉,并且还有方丈大师的这层关系,自然都对孟浩然高看一眼。
众人沿着修筑的山路,走入鹿门寺院里,早有小和尚报入寺内,遇到的僧侣也都纷纷同孟浩然恭行佛礼。
鹿门寺内风景秀丽,院中,古木参天,百花盛开,蝉鸣鸟语,香客不绝。举目向山下望去,蜿蜒东去的汉水像是一条发光的彩带,向襄阳东南逶迤前行。占地十几平方公里的鹿门滩,与鹿门寺遥相呼应,点缀出一幅优美的山、水、滩、人油彩画。往上回眸,孟浩然的隐居之处,憧憧入目,错落的篱笆墙围成一个不太规则的椭圆,椭圆中绿色如茵,红色似火,簇拥着一处茅庐,显得特别的别致。无怪乎那么多的文人雅士来到这里,都禁不住豪情万丈,诗兴大发。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