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七封书信,其中每一封无不表达着他对未来发展的焦虑。
这让康采恩不得不在回信的时候,毫无保留的将后续计划告诉了他。
只是在介绍这一点之前,康采蒽需要把之前的某些部署也跟他讲一下。
康采恩曾经在信件当中向越王允常要求,将自己的封地转移到番地去。越王允常当然不会全然同意,他既许诺,新得土地的一大半将会成为他兴德君的封地,一方面又强调他在越国现有的封地并不会改变。
做出这样的安排,越王允常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增加康采恩的封地面积,无疑是对他相关功劳的酬谢,其次,将他的封底分割开来,不利于臣子集结力量武装反叛,第三,只要有一块足够面积的封地,还在越国的本土境内,康采恩的发展模式,就会为越国带来数不尽的好处,这一点越王允常是已经有所觉悟的。所以新封地的事情,他压根不在乎,他只在乎康采恩不要搬离现有的封地才好。
康采恩对越王允常的想法当然有所了解,这原本也是他们互惠互利的一部分,不过,这也就为新封地的建设问题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困难,那就是在老丰地上取得的建设成就不方便直接搬到那里去。
如此一来,康采恩必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