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场战斗最终演化成了无数种攻击方式,对抗宋朝人誓死防守的苦战。
无论是康采恩也好还是狄青也罢,都不曾指挥过这样艰苦的战斗,首先对方在壕沟附近遭遇到抵抗之后,立刻采取了迂回作战的措施,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正面强攻,反而是在那里集中了更加优势的兵力。
第三的壕沟里的士兵很快就因为无法支撑下去而继续向后撤退,好在后面的几条壕沟还能够继续提供掩护,但是这样的好时候不会再延续多久了,因为时间比较短暂,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来得及上多少条壕沟,甚至就有些交通好,都无法起到掩护的作用,以至于有些士兵在通过交通壕侧后方的时候,背部遭到了敌人弓箭的追尾打击,这对于士兵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伤口出现在后背上,毕竟说出去不好听。
但这种小事在战场上是顾不上的,甚至没有人去做这种愚蠢的抱怨,更何况他们已经慢慢的意识到他们的侧翼很有可能也遭到了相同猛烈的打击,因为考古挖掘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它的长度也没有想象的那样夸张,婴儿系下的骑兵们还是能够绕过去的,只不过在那之前他们已经发现,侧翼有敌人的士兵在活动,因此他们也知道,这样的进攻方式很有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