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官相护,便是累计军功都是难上加难。也形成了后世著名的一句话“寒素清白浊如泥,良将高第怯如鸡”,这便是当时大环境的写照。
所以才有了东汉末年董卓在护羌校尉上做了二十年,后来贿赂十常侍才得以晋升孙坚在县丞上一待就是十二年,如果不是赶上黄巾起义,还不知道要多少年。
他们两人的经历就是当时武人的写照,报投无门,晋升无路!
要么跪下当狗,要么蹉跎一生!
武人都是有自己的骄傲的,宁愿一直蹉跎也不愿意跪在文弱之人膝下残喘。
所以袁术才能轻轻松松的以忠义抱负收服诸多大将,他可能就只占了一点就是能以后世的眼光看人,不会因为是武人而瞧不起他们。
当时的大环境中根本不可能有袁术这样的异类,“士庶不立”不是说说的,而是森严的等级壁垒。
袁术愿以接纳他们,而且袁术又是氏族首领的袁氏子弟,这影响力更是无以加负。所以才有后面诸多武将的拜服投效,袁术瞧得起他们,他们肯定会为袁术效死力。
士为知己者死,将为知遇者亡!
但是利弊都是两面的,袁术收了武人的心,就得不到士人的念。
在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