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老子曾在邙山炼丹,山上建有上清宫以奉祀老子。附近还有道教寺观吕祖庵、下清宫等古建筑。
唐宋时期,每逢重阳佳节,上邙山游览者络绎不绝。唐朝诗人张籍诗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邙山晚眺”被誉为
“洛阳八景”之一。自古有
“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谚语,为我国的历史名山之一。邙山又名北芒,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
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白居易诗:“北邙冢墓高嵯峨”。
邙山又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古时树木森列,苍翠如云。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傍晚时分,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
“邙山晚眺”,被称为
“洛阳八大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天津晓月、洛蒲秋风、铜驼暮雨、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平泉朝游之一。
邙山古时候原名太白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说:“谷水东左会金谷水,水出太白原这里的太白原就是邙山的原名,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东南流经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金谷水又东南流入于谷。谷水又东经金墉城北。”金谷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