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而不乱、井然有序。
这是在当地内河入海口不远处的一处砂质地平整出来的操练场,占地很宽,同时可以容纳三千人。这种土壤过分疏松、漏水漏肥、水分蒸发量大,不适合耕种,就被改造成了操练场。
进行队列训练的农兵或是排成笔直的横列一动不动,或者列成纵队,满头大汗地从这头走到那头;正在练习刺杀动作的农兵端着木枪,聚精会神地盯着对面一排人型靶,按照教官的口令,完成刺杀的分解动作;端着木头枪模型摆出瞄准姿势,枪头吊着一个沙袋,这是在练习射击动作……
得益于辽民健壮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性格,除了训练量略小于正规部队、没有配发制式武器之外,这些经过了几个月训练的农兵已经具备了优秀士兵的基础,假以时日,并经过实战的考验,他们就会成为精锐的军队。
邓范是这几千人的总教官,他负责这些人农闲时的训练,这样千人级别同时操练的壮观场面已经持续了不短的时间,成了当地一大景观。百姓们初始对这样规模的军事化组织感到害怕,后来见他们除了垦荒就是操练,对民间秋毫无犯,慢慢地也就大着胆子来围观。见没人制止,发展到后来,百姓干完活计,干脆就携家带口来到操练,指点比划,仿佛是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