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关联?”
“臣认为,要想解决腹心之患,就得先把疥癣之疾放在一边,伪汗有和谈之意,这是极好的机会。只要能稳住北方的局势,腾出手来,专心对付流寇,钱粮兵力向中原、西北倾斜,不出三年,流寇必灭。”
崇祯犹豫地问:“文武百官、天下子民会不会把朕与夷狄的和谈,视为耻辱之事?”
其实杨嗣昌在就任兵部尚书之前,就有了先与清廷和谈,全力对付流寇的设想,但是堂堂大明与原为臣子的建奴和谈,委曲求全,必定会招来极大的非议,公开和谈,这个锅他背不起,崇祯要面子,也不愿承担这种污名。所以,这种事情只能取巧,不能公然主张。
他解释道:“陛下无须担心,鞑子只是透露了一丝隐晦的意向,我们也不必把这事摆上台面,虚以委蛇即可,只要拖个一年半载,换来鞑子不入寇,就能腾出手收拾流寇了。待中原平定,再全力对付鞑子,朝野上下就没有异议了。”
温体仁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不以为然,这个杨文弱,太想当然了,皇太极那样的枭雄,岂是你能轻易算计的,没有正式的协议,凭借一两句话就能忽悠鞑子一两年马放南山、解甲归田,只能说太傻太天真。但是崇祯显然很认同这个观点,他自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