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的就是迎合皇帝的喜好,至于事情的对错和是非曲直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他仔细观察了崇祯的表情,再想了想见到杜度时崇祯的喜悦之情,心中有了计较,便出列说道:“臣也认为,有功要赏,陛下重赏陈雨,才能激励天下将士。只要君臣勠力同心、将士奋勇杀敌,何愁鞑虏不灭、流寇不平?”
崇祯又问:“陈雨能大破鞑子,他在铁山卫屯田练兵也是重要原因,如今在他手中朝鲜已经成为牵制鞑子的利器,该如何处置?”
温体仁支支吾吾起来,他不知道崇祯的具体用意,不敢乱表态。
唐世济却隐约猜到了崇祯的意思,试探着说:“不如设朝鲜总督一职,由陈雨担任,代天子镇守此处,以牵制鞑子南下入寇?”
崇祯心里有了主意,环顾左右,见无人站出来反对,便朗声说:“此言甚善,便依此办理。拟旨:擢陈雨为文登营指挥使,授‘护国大将军’衔,加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节制山东境内卫所兵马,封文成伯,另任其为朝鲜总督,代朕镇守巡视朝鲜,并下旨命朝鲜君臣协助其抗击建虏。同时昭告天下,宣扬此役大捷,鼓舞将士与百姓。”
泼天的功劳摆在这,加上皇帝都拍板了,文武百官都没有异议,谁也不会不识趣地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