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健对这个东西的原理一点即通,在他眼中看来,这与电台、收音机通信没什么区别,只要做到小型化就可以了。对于浸淫这行十来年的魏子健来说,只要有合适的零件,他可以立刻组装出来成品,唯一要操心的是功率与重量,按马迁安的要求通信距离不能小于15公里,重量不能大于16公斤,这才是难点,这需要寻找最搭配的零件,现在还没有条件,只好一遍一遍纸上谈兵,绘图作业。不过魏子健的图纸作业惨了点,各部件比例,还有搭配,按马迁安的眼光看来,太不合格了,但马迁安不准备纠正这些,这只不过下些功夫即可解决的问题,人才最好让他自己成长,而且最好让魏子健认为都是他自己独立研制的,这样最好,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力。
火箭筒则更加简单,参加这个小组的除了张元,还有一名对机械感兴趣的学生,虽说对军械设计没经验,但根据马迁安的提示和一张简略图纸,还是捣鼓出了火箭筒雏形,就这马迁安已经很满意了。再具体的工作要等到与sl军工合作时才能搞得出来,火箭筒筒身,瞄准具,带稳定翼的火箭弹,这些东西,只要有了思路,制作是很快的,而穿甲技术、破甲技术早已是成熟的技术,sl军工就有,也无需他多操心。
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