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战略物资中,也只有石油是命脉,它是重中之重,没有它,军舰就是一堆废铁,很难想象日本海军重新烧起浓烟滚滚的燃煤锅炉,那样不行啊,跑得慢一样挨揍。世界三大海军强国中,英国有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在婆罗洲的油田,以及英波石油公司在波斯的油田解决了石油这一难题。美国有遍布美洲大陆的油田,年产量高达一亿多吨,人家不缺。而对日本来说,其石油来源就只能基本依赖外国的供应。
小泉总一郎是受到日本政府补贴的石油商,他清楚的知道日本现阶段的石油产量,也知道政府为获取石油资源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日本只有本州岛西北部秋田、新泻一带,以及北海道了。此外,在桦太岛的南部和t湾岛的中央山脉地区也发现过石油的踪迹。到1940年,日本的石油生产情况是:北海道出产了1万吨,t湾生产4万吨,北桦太石油租借地生产21万吨,本州当年的石油产量是25万吨,合计为51万吨。这个数据还得刨除租借苏联北烨太岛的费用5万吨,也就是说全国一年只能生产46万吨,这点产量不足年消耗的十分之一。
随着国内产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巨大缺口急剧地增加,日本政府开始谋求对石油工业建立控制权。小泉9年前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