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同志改变了对赵尚志的印象,赵尚志本人也变得沉稳许多,各种因素加起来,赵尚志脱离后勤位置重新执掌兵权也就顺理成章了,只不过他现在的衔头还是东北局后勤与宣传部长,干的活却是一个机动部队救火司令的角色,那里有了危难,总部都会抽调就近的部队交与赵尚志指挥救急。
在抗联的英雄当中,赵尚志战斗机智灵活,被敌酋誉为“名将”,眼光长远主动创建军政学校为抗联培养人才,他是当之无愧的传奇之一。黄埔军人出身的他从不讲究名利,为了拉起队伍,不惜屈身到山林队中当一名马夫,从拉出7个人和一挺机关枪到2年内就将队伍发展成6千人的大军,受到处分不消沉几挫几起,彰显无比顽强的勇气。
此时他正与几十个战士挤在狭小的船舱里,摇摇晃晃的正在渡江。
本地离马迁安战斗的区域相差20华里,赵尚志选择在此渡江无疑是正确的,离战场太近很容易被战场上的鬼子发现,而此地可以隐约听到炮声却无人对此段江面注意。
船是抗联的地下党准备好的,接到命令的地下潜伏人员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从一个渔场老板那里“借”了两条渔船,这两条渔船在此段江面上也是数得着的大船了,每条船的载重量达到5吨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