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完毕,基里年科夫搓着手期盼的问:“那些东西什么时间到?”
马迁安知道他在问中方投资的机床及其配套设施什么时间到,他翻了一下日历,肯定的答复:“7月末肯定到,如果日本人不击沉它们的话。”
基里年科夫被气得一瞪眼睛,吼了起来:“该死的日本人。”
算啦算啦!这玩笑开过了,马迁安急忙劝慰老头,“不会的不会的,我瞎说,我一看到你就想开玩笑,放心吧!日本人还不敢击沉挂着星条旗的船,我们租的船都是m国船。”
马迁安如此说,才让基里年科夫好受一点,随后他就开始催着马迁安研讨新企业的规划布局。
马迁安与刘顶带着大量的资料,所有机器设备的型号数量等各种细节性问题都要交代清楚,并由专家团论证配置,从而形成适合生产的生产线。这也是马迁安急着来到共青城的原因。物资非常多,甚至还包括除了锅炉以外的一座1.2万千瓦发电厂全套设备。
对如何在平地上建设出来一个超大型军工基地这种事,马迁安毫无经验可以利用,他很谦虚,安静的记录与翻译,中方的专家很少,做这种配置工作的基本上是sl专家,马迁安在感叹人才问题的同时,也坚定了塞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