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军都是这样一路打过来的,你知道这样可以节省弹药,我要为日后的后勤考虑,我们输送一次弹药进东北并不容易。”
但马迁安显然不认同这种思路。他要求刘顶保证提供足够的自动火器,在计划里必须要加强冲锋枪和半自动武器的供应比例,最好达到与步枪比例各半的地步,保证抗联单兵火力大于鬼子数倍,十倍达不到但一定要保证五倍以上,而且弹药供给绝不能断,断了后果会很严重。
这是两种思路的碰撞,发扬火力的大火力主义与减少后勤压力的精准射击主义的碰撞,马迁安是知道最后的结果的,他也考虑到依靠sl后勤基地,弹药不足的压力将会成为历史,那种认为一枪一个打得准的战术是落后的,使用步枪的话,没有经过大量训练的新兵在枪法上是比不过日军的,徒然吃亏。
两人激烈争论。马迁安强调大火力,强调在密林中,训练时间不足的新兵更适合使用冲锋枪。刘顶强调后勤压力,认为一旦后勤跟不上,冲锋枪只能当烧火棍,不足以支持长时间游击战争。
面对刘顶的顾虑,马迁安头一次以激愤的口吻反驳:“老刘你这是抱残守缺思想,强调后勤压力,压力压力,哪里没有压力?我们抗联前线战士面临的压力更大!他们面临百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