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正有魔,对罗钧这番话所持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儿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对罗钧表现出来的大气魄,感佩不已。
这三峡周边,有很多的修士都受惠于侠僧轶凡,对其的人品,也都非常之佩服,但是,听得罗钧这么一说,望向侠僧轶凡的目光,禁不住被蒙上了一层色彩。
对罗钧这一手儿,侠僧轶凡也是始料未及,不过他自也有应变之道,即时间,便行回道,“罗教主误会了!我佛家弟子,连自身皮囊都可舍去,区区洞府,又怎么会舍不得?不过,我能够舍,却是不代表其他人都能够舍。
毕竟,这里是人家世代传承的山门之所在。数代加持下来,玄妙甚多。山门可以重建,但是,这些玄妙,却是难以复制,稍有不慎,就可能是一脉断绝之危险。所以,还请罗教主多加思 量啊!”
罗钧惯于偷换概念,闻得如此,却是丝毫不理会侠僧轶凡后面所说的,径自道,“既然轶凡大师能够舍得自家洞府,那就请大师即刻迁徙出来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本座要先将此地的险患消除。
本座相信,有了轶凡大师这个成例在,其余的修士,也都能够想通的。”
“若是他们想不通呢?”侠僧轶凡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