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本纯文本的,没有相关的周边附加值,大公司看都不会看。而且虚拟实感的兴起,导致了人类普遍性的感知迟钝——新媒体刺激大,人类感知就开始钝化;人类钝化,就必须加大刺激——最后导致每本不跳几次宇宙飞船,或者来个枕头大战,你都不好意思出版!
李辰在出版业一头黑的情况下。无奈的投给了发行网络公司……
这家公司,就是所有没有出版途径的作者的必然归宿。作者签订一份公式化合同,就完全不用管了。这家公司也不负责出版。它扮演的是管理资源池的角色,有无数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在这个池子里面寻找那些被掩埋的珍宝。
如果某本书有数家公司都准备采用,那他们之间会通过一个竞价机制来完成协调工作,之后收益、税务、出版等等问题,都有规范的标准流程来保证数方的利益,这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人工干预,当然也不需要作者掺和。
就这样,《我的20世纪》这本三无(无体感、无捆绑肖像、也无刺激性场面)。被丢到资源池后,直接沉到了最下面。直到一个月过去之后。才被一个人偶然翻起……
,一边刷着牙。一边凑在镜子前看自己的黑眼圈。稀疏的头发、高高的发际线加上松弛晦暗的皮肤,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