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我军最擅长的战法就是近战夜战,平均四到五发子弹就扔一枚手榴弹,不知是强雷有意安排还是无心设置,十三号楼的战法与我军历史上的战术如出一辙。
    我军历史上采用这种战术,即有缺乏弹药的因素,也有官兵素质弱于敌方的考量,同样与眼下的情况高度吻合。
    一轮进攻就打倒二十几个鬼子,鬼子的队伍一下子就乱了。
    六栋楼里唯有十三号楼中的人员比较分散,各个单元都有人居住,来自于各个方向的枪声和回声混在一起,让鬼子搞不清究竟是哪里开枪。
    不得不说。鬼子确实训练有素,短暂的混乱后立即展开反击,也不管到底能不能打中目标,先开枪壮壮胆子再说。
    还是靠着手电筒那一点点亮光。鬼子才能勉强看到一楼二楼的窗户在哪里。
    然而鬼子里面也有机灵的,开枪不打反击,而是瞄准地上的手电筒,一通乱枪响过,手电筒一个不差地被鬼子打掉。楼下重新陷入黑暗。
    鬼子一边开枪一边寻找隐蔽物,搜寻无果后,鬼子指挥官果断命令队伍撤离。
    不是鬼子不想反击,而是他们选的时间点太恰当,黑暗中的十三号楼在鬼子眼里就是一个巨大的黑影,压根儿就看不到究竟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