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算是烂大街的锻体武功看完,看到其上所述,如何观想烈烈炉火,锻造己身经脉,如何观想火势变化,辅助化开药力,一字一句,都看得极为仔细认真。
直到翻过了最后一页,这门武功的种种关窍已经了然于胸。
对于这武功风格之所以和自己所休息的武功迥异,也有了些许看法。
武功为搏杀之术,诞生之初,必然不可能多么高深,受到本身世界极大的影响,想来这差异,必然是因为不同的世界而导致的武功路数不同。
将这一本秘籍放在了自己膝盖上,身着灰衣的僧人闭目沉思。
金刚不坏神功第十二层。
他所修习武功已经抵达瓶颈,到了进无可进的地步,行走江湖,也没有了什么意思,是以才回来了少林寺中,重新拾起来了年少时候不屑一顾的佛经佛理,在那等绝望的心境之下,青灯古佛,看着佛经上文字,竟有恍然明悟之感。
兜兜转转,自己思考的东西,原来早已经蕴含在了微言大义当中。
于是,武道之上难得再进一步的明王收敛了业火。
江湖之上,少了一位孤独求索的武者。
少林寺中,多出一位每日诵经洒扫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