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然是人去做工,那么就要有足够的工人支撑整个工业体系运转,光有流水线一般的工人还不行,还得要有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工人。
流水线一般的工人可以从大众中招聘,可有知识、有文化的工人,就得自己培养了。
而且,要支撑一个工业体系,大量的人都去工厂做工了,那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喂牛?粮食从哪里来呢?
工人也要吃饭啊!
在古代难以玩得起大规模工业化的原因就在此,粮食生产过于低下,不可能将大量的农民转化为工人,好在苏启从原世界带来的高产作物有助于改变这一现象,并且他也在刻意限制工业的发展。
苏启的思 维很清晰,现在不是玩大工业的时候,他的目标是干掉其他对手,夺取整个天下,暂不需要多方面工业,比如一些日常轻工业,苏启根本就没去理会,那造成的冲击太大(像纺丝机)。
这糟糕的时代也适合苏启发展,战乱、天灾,使得流民众多,这些失了家、失了地的流民,就是苏启最好的工人来源。
当然,当前人们的主流意识仍然是种地为主,但潜移默化之下,工人也慢慢会成为一种选择。
八月二十五日下午,在炮火枪声的掩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