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眼儿,偏偏还配着个四方大宽脸,让人一见难忘,再见想忘。谢母曾经暗自琢磨过,广德庵没有在慧静手上发扬光大,是不是也有这张脸的锅。毕竟当时密友做庵主时在建康城的妇人中间说起来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谢母便是因为口耳相传,慕名过来才有了之后的重逢。
可是自从慧静接手庵主之后,是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
用静艳的话说,现在一年的香油钱都赶不上当初她师父时一个月的量。
可这慧静又分明是个佛法精深的,比谢母的密友也不遑多让了,谢母曾有阵子痴迷佛法——尤其当初夫君死了,她独自支撑整个家族的时候,也就能从佛法中寻找寻找慰藉了。
谢母不敢说精通,却也是个有慧根有见识的。
至少和慧静谈起佛法经禅,在谢母看来,不愧是密友的关门弟子,很是博学广论。
就只是慧静的性子,除了谈经论佛,是真不会说别的,让她奉承一句好听的,比天上下红雨还难。
倒不是谢母不帮衬密友这徒弟,建康城的贵妇人除了不差银子啥都差。
偏建康城里里外外三四百的和尚庙尼姑庵,往哪里添香油钱不是添?
用谁开解不是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