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砚之说道这里,也不展开,将那卷轴打开,说道:“臣从大理寺调来卷宗,其中誊录了王监军当日状告赵升,写下的奏折。这一读起来,觉得十分的诧异,他指责赵升通辽的罪证,竟然同如今指责武国公和成将军的,几乎相同。官家请看!”
在场的人,都议论纷纷起来。
闵惟秀是个小娘子,说话又咄咄逼人,说实在的,他们只是当戏看的,但是姜砚之说话便不同了。
而且他一口一个臣,一口一个官家,分明就是以大理寺官员的身份在上奏的,自然不敢虚言。
官家翻了翻,将那折子轻轻的合上了,没有言语。
姜砚之并不慌乱,“赵教头官职平平,此事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经过臣的调查,王监军同他并非是不相识之人,而是有旧。赵教头原本是老郑国公手下,当初老郑国公去接东阳郡王回京,那赵教头便在其中。”
“赵教头在出事之前,刚刚生得一子,那孩子竟然有眼无珠,不过三日便夭折了。之后赵教头经常去东阳郡王府门前徘徊,说要举报王监军……一个月之后,随军出战,便有了后来之事。”
“那一次去接人,王监军亦在其中。此事有赵教头手下副将,以及同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