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战国大司马 > 正文 第18章:第二堂课
鱼因为遭到世人的大肆捕捉而绝技,且最终害了世人自己。

    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庄子的确高傲,他对世人的看法也往往会朝着不好的那面演变——可能是他觉得当时乃「道亏之世」的原因吧。

    旋即,庄子提笔在一块竹牌上写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竭泽而渔」这个典故,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幕下重臣「雍季」。

    当时正值晋文公与楚成王争夺中原霸主地位时的关键战役「城濮之战」——即「晋秦齐宋四国联盟」对战「楚曹卫郑诸国联盟」的这场中原大战的末期。

    那时,晋国的国力虽然还在上升阶段,但却未必能稳胜强大的楚国,于是晋文公便问计与心腹重臣「狐偃」,而后者献上了欺骗的计策——即「避退三舍」典故的由来,晋国军队借口曾经晋文公对楚成王那「他日若不幸对立,我当为您避退三舍」的承诺,后退三舍(九十里)之地,示敌以弱,骗取楚军深入敌境,最终被晋军击败,从而一举奠定了晋国称霸中原百年的伟业。【ps:详细以后再提。】

    而当「狐偃」献上这招计策时,晋文公亦请教了「雍季」,当时雍季对晋文公就说了这句话: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