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乃是齐人出身,但因为有流言说他要篡位谋反,是故遭到了齐君的猜忌,于是田文便逃到了魏国。在他出动离开齐国后,齐国保留了他的封邑「薛邑」。【ps:又是一个在他国担任国相后,积极怂恿他国打母国的,以后魏国篇再讲。】
而倘若不借道,那么宋国的军队就只能横跨南湖,强攻滕国。
别看滕国小,可它紧挨着鲁国与齐国,假如鲁国与齐国不希望宋王偃的手伸到南湖以北,那么就难免会暗中帮助滕国。
此前蒙仲并不明白宋王偃打滕国的用意——毕竟打下滕国不过得到几座城,却会遭到很大的骂名,但是在看过滕国的地理位置后,蒙仲隐隐已有点明白了。
只要宋国打下了滕国,就能对鲁国形成很大的威胁,同时对齐国的薛邑,亦能造成极大的威胁。
由此蒙仲暗自猜测,宋王偃攻打滕国,可能只是他一系列战争步骤的第一步,他的最终目的,是对居中原东方的齐国造成压力。
只是,宋王偃为什么要这么做?
要知道据蒙仲所知,当今中原诸国的两大格局,即「秦国」与「齐国」。
起初,这个格局应该加上楚国,即表明上是「秦国」对抗「齐楚联盟」,而私底下,则是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