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战国大司马 > 正文 第66章:孟子(三)
主意。

    后乐正将这件事告诉孟子,孟子感慨道:“我不能见鲁侯,乃天时也,又岂是因为那个臧仓?”

    感慨之余,孟子带着遗憾又返回了邹国。

    而他的弟子乐正,亦辞去了在鲁国的官职,跟着老师返回了邹国。

    此后,孟子便不再游走列国,留在邹国教授弟子学业,并与诸弟子编著《孟子》,即他周游列国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与各国君主的对话。

    从四十五岁初次造访齐国,到六十余岁放弃周游返回邹国,孟子有近二十年时间在推行他的主张,前后去过齐、魏、宋、滕等国家。

    而在这些国家中,滕国是唯一完完全全施行他仁政主张的国家,其次是宋国,有所保留地施行了他的仁政主张,至于齐、魏等国家,他的主张丝毫没有得到重视。

    正因为如此,对于滕国遭到攻击,孟子是感到非常痛心而愤怒的,然而进攻滕国的恰恰就是宋国,这让他更为感到痛心——因为宋国施行的是惠盎的仁政国策,而惠盎的仁政国策,其实就是他孟轲的仁政之策。

    因此,宋滕两国开战,在孟子看来就仿佛他的两名弟子自相残杀,这如何不让他感到痛心?

    但即便如此,孟子对宋国仍保留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