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攻城战共投入赵卒五万人,鏖战两个余时辰,终于攻克城郭。
两日后,安阳君赵章亦攻陷平原邑。
按理来说,赵军形式大好,但赵主父却高兴不起来。
三月初九,赵主父的预感应验了:他又收到了一份来自邯郸的急信。
与上回那封急信不同,这回的急信,是由赵国派往秦国的遣臣「楼缓」送来的。
楼缓在信中写道,秦国的函谷关已被齐将匡章攻破,但由于魏王魏嗣过世,“齐魏韩联合军”难以继续攻占秦国,秦国遂趁机求和,归还韩国河外以及「武遂」,归还魏国河外以及「封陵」。
齐魏韩三国伐秦,就此结束。
“砰!”
记得在收到楼缓的书信时,赵主父恨恨地一锤面前的桌案,可谓是非常怨恨。
怨恨什么,自然是怨恨时机——偏偏在他攻伐齐国的时候,秦国与齐、魏、韩三国这场打了两年多的战争竟然结束了。
“楼缓……深失所望。”
赵主父失望地喃喃道。
要知道,赴秦的楼缓、赴魏的富丁、赴宋的仇赫等赵国遣臣,皆是赵主父所倚重的心腹重臣,因此赵主父在制定「伐中山」、「伐齐」这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