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与齐国亲近起来,彼此相互帮助。
齐威王八年时,齐国遭到楚国的进攻,便派使者「淳于髡(kun)」向赵国求援。
淳于髡是齐国的赘婿——齐国有习俗,家中长女不得出嫁,要在家中主持祭礼,否则对家运不利,是故一般都招纳男子入赘,称赘婿。
入赘女方家族,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很羞耻的事,并且赘婿亦难以得到他人的看重。
淳于髡的名字“髡”,其实指的他曾受到当时一种极具侮辱性的刑法,即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大概是因为他那“赘婿”的身份所致,毕竟当时“赘婿”、“后父”的社会地位是十分低下的。【ps:前文讲解过,不再解释。】
尽管出身卑贱、其貌不扬,且身高也不及七尺,但淳于髡的才能,却不在齐国另外一个矮小的大丈夫「晏子」之下。
早在早在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田午(非姜齐的齐桓公)」时期,就曾受齐桓公之命,创办稷下学宫,成为最早的“稷下先生”之一,为齐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而待等到齐威王继位时,因为这位君王最初沉迷酒色,导致齐国屡屡遭到其他国家的进攻。
当时,淳于髡便隐晦地讽谏齐威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