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时,魏军能否再次击败秦军,说实话蒙仲也没有多大把握。
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士气。
刨除掉唐直、焦革二人仍驻守在雒水一带的魏军,此刻这座伊阙山一带的魏军,人数约有六七万,论总共的兵力与对面的秦军主力相差无几,但士气……哪怕截止目前,恐怕也只有一半魏卒仍认为他们可以击败秦军,其余的魏卒则仍对秦军心存忌惮,甚至是恐惧。
蒙仲认为,务必要赶在秦军主动对他们展开进攻之前,尽可能地助涨己方魏卒的士气。
因此,他借用了犀武的威望。
既然已决定以「杀秦军为犀武报仇」作为口号,那么蒙仲自然要想办法让军中的士卒都接受这个观点。
因此,他做出了一些列的安排,总而言之就是贬低秦军、抬高公孙喜。
平心而论,在对待士卒方面,公孙喜远远不如魏国曾经的名将吴起,可话又说回来,公孙喜至少也没亏待过他手底下的士卒——指河东魏军。
再比如,像那名三十几岁的魏卒所说的,有关于公孙喜当年率军救援蒲坂,开放军粮救济平民等等,这些确实是真事,但此事足以衬托公孙喜的品性么?
其实严格来说,那只是公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