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次,楚王熊横没有听信子兰,且子兰自己在提出这个建议时,亦显得底气不足。
这也难怪,毕竟秦王嬴稷的信中,清清楚楚地写着欲与楚国“争一旦之命”,谁敢保证割让几座城池就能使秦国满足?
正因为子兰底气不足,因此昭睢、庄辛等楚臣这次才得以能向楚王熊横阐述他们的观点。
庄辛是与屈原性格相似的直臣,他毫不犹豫地说道:“秦国,虎狼之国,野心颇大,似令尹那番向秦国求和的建议,只会助长秦国的野心。臣曾听闻,曾经有一名农夫偶遇一匹饿狼,他可能奋力抗争,将饿狼驱走,奈何他心中胆怯,于是便割腿上的肉给饿狼充饥,希望那批饿狼在吃了他的腿肉后可以满足,但没想到那批饿狼并不满足,一直跟着他,以至于最后,那名农夫因为在腿上割了太多的肉,而无力再驱赶饿狼,最终被饿狼所吞。……今我大楚,即是这名农夫,若大王因畏惧秦国,一味割让国土满足于秦国,终有一日,秦国这头饿狼会将我大楚吞噬。”
而相比庄辛毫不客气地指责令尹子兰的观点,昭睢的观点则较为缓和许多:“大王,无论最终是否与秦国和解,然鄢邑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秦国攻占。我大楚在汉水以北已失去了太多的城邑,无力再抗拒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