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对此毫不意外,毕竟这位可是他赵国内定的晋阳守——无论是赵主父还是肥义,当时都希望蒙仲日后出任晋阳守,让后者总慑肤施(上郡)、晋阳(太原)、雁门三地的兵政诸事,替赵国抵挡西边的秦国与林胡。
肤施、晋阳、雁门,整整三郡之地,虽地处偏僻,富饶远不如中原,但论土地面积,却比整个宋国还要大,几乎等于半壁赵国,可见赵主父、肥义当时对蒙仲的重望。
可谁曾想到,他赵国精心栽培的这位骁将,最终却便宜了魏国。
哦,还有燕国。
沙丘宫变后,赵主父精心挑选、栽培的,信卫军、檀卫军的将领们,最后大多都便宜了魏燕两国:蒙仲带着蒙遂、蒙虎、华虎等人投奔了魏国,而剧辛、乐毅、赵奢等人则投奔了燕国。
看看剧辛、乐毅、赵奢三人,剧辛与乐毅当时只不过是檀卫军、信卫军的佐司马,可到了燕国之后,剧辛立刻被燕王拜为国相,而乐毅则领了大司马的职务,就连曾经只是檀卫军一介小将的赵奢,亦在燕国担任上谷守。
像这样的人才,赵国一下子就失去了近十位——这些本该成为他赵国的柱石!
但事已至此,赵王何也只能接受事实,用满怀遗憾的心情,看待蒙仲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