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的改进,提升了一个大版号。
高度仍旧415米,重量增加到了0945吨,增重足足120公斤,都在胳膊、腿以及躯干外侧的一排排飞轮上。
除了电机80马力的输出,这些飞轮能够提供最大接近800马力的行动输出,已然超过了特斯拉。
不过由于自重和模式的关系,爆发比特斯拉快一倍,最大保持速度却仍旧尴尬,五六十公里每小时,参加速度赛也就拿七八十分的样子——无论机体强度,还是控制系统,或者叶超的能力,都只能维持住这个程度。
现在使用的则是低功耗耐久模式,重量0885吨,只驱动机体关节处有几组比较大的飞轮,速度大概在三十公里每小时左右。
此外,如果全副武装,机甲的腿或者两臂,还能提供瞬时200马力左右的破坏性输出,可以想象成200马力的挖土机或者破墙机。
爆发速度快很多,破坏力也要弱很多,因为自重不够……
相对还是蠢笨的机甲形态,就有两点好——
首先是安全,一般人根本破不了防,更可能伤着自个;
其次是舒服,多了十几倍的自重和更加强大的减震系统,总算不用跟骑斗牛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