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状的排列好,形成了凶猛的交叉阶梯火力,这种西洋人时下最为流行的用炮法在实战中表现的确好用。
两边都在匆忙准备,卢象升的官军后出,而且只有一个门,却比流民更早到达作战位置,到了地方后每个方阵都在将官的命令下抱着火枪席地而坐,好在天气不热,倒也不怕晒着。
于是乎官军便吃饱喝足开始观看老卒拼命驱赶流民走出营地,在战场上集合,并竭尽全力让他们排出一个尽可能的队形,乌压压一片人海,从斜坡山顶上看去实在是蔚为壮观。
卢象升站在哨塔上目睹着这一切,他并不急,今日是流民来打自己,而不是自己来打流民,自己需要的,就是在这里摆开阵势等待着流民攻来即可,这样局势下的战斗,卢象升怎么看,怎么赢!
注1:其实就是大将军炮,只不过为了便于野战,明朝又把它改的更轻,只有二百五六十斤,长约三尺六寸,炮弹是一枚重达四五斤的大铅弹和上百枚重四五钱的小铅弹,所有炮弹加起来有七斤多,大概十磅左右。使用的时候,大炮被安置在配套的炮车之上,行动便利十分适合野战。等到敌人冲得近了,直接一轮火炮齐射打过去。大炮弹直入敌阵,打出一条血渠,小炮弹四散飞舞,清出一片血雨,势若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