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抛砖引玉。”
众人见他那准备高谈阔论的架势,不免觉得有些好笑,但且听听一个恶少爷能说出什么高论。
赵宸整理了一下思路,朗声开口:“想必诸位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无论唇齿之间曾有过怎样的矛盾,在抵御蒙古鞑子南下入侵这件事,照理说是应该站在同一阵线的。伪金灭亡,等于是葬送我大宋北方的一道屏障。也使得今日鞑子南下,犹入无人之境,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旁边一名姓林的书生站出来,朝赵宸拱了拱手,还算客气的质疑道:“赵公子心忧天下固然让人敬佩,可是这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现在才去非议,怕是事后诸葛亮,不太合适吧?”
赵宸也拱手还礼道:“这位仁兄,历史历历在目,我们对于屏障的保护是不足的。北有夏、金两伪朝,南有大理藩国,如今都不复存在。敢问如今我大宋朝周边的屏障还有谁?”
本来姓林的还想跟赵宸争论一番,但他发现自己在与赵宸的争论中明显准备不足,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你们有何意见,难道不想说说吗?”赵宸见整个会场再次陷入沉默,环视众人道。
还是没人敢应答,文会气氛一时非常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