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夷的表情。“你都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是第一次参加考试么?唉,还是我帮你填算了。”
只见他扯过表格,又看了看石生,然后在“考生相貌”一栏写道:“方脸、面黑、有须。”
卧槽,这就好了?这跟没填又有什么区别呢?万一我把胡须剃了,那可怎么办呢?
事实上,历史上确实有因为胡须的问题而影响到考试的案例。
据《履园丛话》卷二十一《面貌册》记载,乾隆年间江南一次乡试时,胡希吕出任监试官,点名入场时,他根据朱熹关于“微,无也”的注释,将所有身份材料上写了“微须”而又有胡须的考生全部拒之门外。
有一个叫沈廷辉的考生有点胡须,于是便填了“微须”。后来他担心被胡希吕逐出考场,便想方设法托人将“微须”改为“有须”,但人家都说这个太难了。
没办法,沈廷辉只好把胡须剃光了。但等到点名时,他才发现已经有人将他的相貌改为“有须”了,结果竟被监试官赶出了考场。
可见这种相貌填写是非常坑爹的。
填好报名表后,就进入了保结环节。
所谓保结,就是官府为了保证报考者报告材料的真实性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这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