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极少数人,如刘敖之流,则通过非常手段,与掌管盐政的官员相互勾结,在发其财,成为最顶级的大盐商(其实还是盐徒)。
在两淮一带的盐场中,盐徒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非政府武装力量。
早在正统年间,朝廷就意识到这群盐徒的危害。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尹镗对皇上说:“臣奉敕赴两淮等处巡捕私盐,而所获盐徒多江南常熟悉、江阴等县民,在于直隶扬州府、通州及泰州如皋县、石庄等巡检司界往来兴贩,官兵巡捕,反被其害。其亲管官司,故纵不问,所在巡检司,亦不擒捕,宜并治罪。”
另据相关史料记载:“宪宗成化三年,扬州盐寇起,守兵失利,诏明讨之。”
可见当时的盐徒嚣张到什么程度,竟然敢于直接和朝廷对抗。
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巨大的利益驱使,另一方面还因为主管官员不闻不问,甚至与盐徒相互勾结。因此,这个特殊的群体一直都存在着。
盐场不仅有盐徒作乱,还有倭寇侵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盐徒直接加入了倭寇,而另一些盐徒则与朝廷站在一起,共同对抗倭寇。
胡庸奎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捞饭吃,其难度可想而知。
之前他贩盐总是与别的盐徒